最近,政府宣布,将在罪案黑区装置电眼,而建筑物的业主更是必须自费安装并聘请员工负责操作和监控电眼。其实,我们的周围都有电眼,银行、商业大厦、购物商场、高尚住宅区……甚至连我的母校,也装置了电眼。
装置电眼,是否真的可以减少罪案的发生呢?有时候,会突发奇想,倘若一个罪案黑区,装置了电眼之后,罪案率真的下降了,而原因是他们转移目标到没有装置电眼、不是罪案黑区的地点活动了。
那么,我们是否应该把这些地方也列为罪案黑区,装置电眼?结果,就在整个大马都装上电眼吧,届时,我们都成了“楚门”,每天的一举一动都被某些人监视着,这些人,可以是警方,也可以只是一些保安人员。
即使是装置了电眼,我们也无法确保罪案的发生率会减少,因为,即使电眼把嫌犯的长相和身形都摄录来,警方如果无法逮捕到他们,他们也只是存在于数码世界的影像。一些经过严密策划的大型犯罪案件,歹徒甚至是在众目睽睽之下犯案的,装置在现场的电眼对他们根本起不了作用。
个人认为,一些单位装置了电眼之后,根本就没有进行监控。比如说,某工厂发现员工偷窃,翻查电眼的记录时才发现,电眼根本没有在操作。当然,这些私人场所内的电眼,其最大的用途——监视员工的举动。
至于学校,根据个人的了解,有些学校装置电眼并非为了学生的安全,而是为了监视学生,监视他们是否逃学、吸烟,甚
至是谈恋爱。
一些商店都会在店门贴上“此店装有闭路电视”的告示。然而,这些商店的管理层,希望贴了告示之后,可以减低货品被偷窃的机会率。至于店内是否真的装置了电眼?而这些电眼是否真的有操作?电眼究竟是多角度拍摄?还是指拍摄某个特定的死角?或许,下回我们前往这些地方购物时,应该仔细研究电眼究竟装置在何处?而这些电眼是否会移动?
0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