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假时,与朋友去喝茶时,发现以往高朋满座的小吃店,一反常态地冷清。当时,心想可能是巧合吧,刚好所有顾客都已经离开了吧。
可是,朋友却说,该小吃店的营业额明显已经下滑了,现在很可能是“惨淡经营”!她当时说了一句:“你们看,饭桌上、下和周围,都没有垃圾,证实并没有顾客光顾!”
听完这句话,我打从心里笑了出来的同时,也为我们的“文化”感到可悲。马来西亚人,从很久很久以前,就已经开始养成的习惯,四处制造垃圾。久而久之,就渐渐演变成为“文化”。
回想起来,在布城观赏烟花比赛,曲终人散之后,会场内所留下的,竟然是:报纸、卫生纸、食物包装纸、冰淇淋棒、汽水罐、塑胶瓶。
无论是大街、小巷、沟渠、河流……甚至是垃圾桶旁边,总会堆满被废弃的物品。从最常见的卫生纸、汽水罐、塑胶瓶,到罕见的一双拖鞋,都是我们街道上的“奇景”。
当然,有些人会认为,随地乱丢垃圾并没有什么问题,因为,人人都在做相同的事情啊。“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不知何时,变成了大家的至理名言。
若这种心态只限于发挥在乱丢垃圾的动作上,就已经足以令我们的社会及环境变得乌烟瘴气。试一试把这个心态套在一些比较严重的行为,如贪污或暴力事件上,我们会活在怎样的社会里?
0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