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27日星期二

这个世界不应该存在的东西

忘了是什么时候看的《Midnight Eagle》。

先把话说在前头,我是因为Bank Band唱的主题曲+大泽隆夫的主演,才看这部电影的。

有人说这个故事莫名其妙,因为没有说明敌方究竟是哪个国家?为何要炸毁被称为Midnight Eagle这部战机?然后,就丝毫不给面子地把整个故事批评得一文不值。

说实话,或许是怕得罪邻国吧(是中国?韩国?朝鲜?越南?柬埔寨?……?总之就是黄皮肤!),电影完全没有提及所谓的间谍是来自哪个国家。

而更莫名其妙的是,这个来自神秘国度的间谍,在临死前,也完全没有对心爱的女人说出任何话语,至于女人嘛,就像哑巴一样,眼睁睁地看着心爱的男人死去,连他的名字也没喊过一声。

我以为,当我们面对生死一线间的时候,应该会在情急之下说出平时最熟悉的语言吧?而不是默不作声吧。所以,这就是电影中的一大败笔。
当然,没有注明间谍的来源,并不是最大的问题啦。因为这部电影其实是在说着无能的日本政府,对美国的所有军事决策都唯命是从,完全没有反对,而遭致杀身之祸。

话说,因为一部载着美国核子武器的战机飞过神秘国度的领空,所以神秘国度就派出间谍,击落了战机,坠落在日本的阿尔卑斯山脉上(有这么一个山脉吗?)。

但是,最恐怖的事情,竟然是间谍在飞机上装置了炸弹,准备在日本的山脉引发第二次的核炸,以让这个无能的国家一夜之间灭亡(是无能的国家?还是无能的政府?又或者是无能的总统?)。

然后,男主角们就为了拯救日本,而直接深入战机的内部,试着终止炸弹的引爆程序。结果?成功阻止了炸弹的爆炸,却还是无法阻止死亡的降临。

最后的结果,就是无法派出直升机及时拯救他们,也无法阻止间谍的狙击行动,只好动用美国的专用炸弹,把困在阿尔卑斯山脉上的所有人给灭了……

是的,这就是我要说的故事,很烂吧。(很烂的网志吧……哈哈。)



『这个国家根本就不应该有战争,更不应该有军队。』

『不是军队,是自卫队。』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加沙局势紧张,以巴战争打得激烈。多少会觉得战争里最可怜的,往往都是平民百姓,尤其是年纪幼小的儿童。

当然,以大马的角度出发,肯定是倾向于支持巴勒斯坦,而当时刊登在报章封面的,几乎都是儿童遇难的照片,煽情非常。

第一天看到这些照片,我感觉到了战地记者所感受到的震撼力,但是,天天都一样的照片出现在,马来报章的封面时,我却为这些不幸罹难的儿童感到难过。

很明显地,这些报章根本就是在滥用这些儿童的照片,来执行本身的议程,完全乖离了反战的意愿,甚至支持起国内的一些暴力示威行动。

某部长更是一再发表令人莞尔的言论:『若他们是反对以巴战争,我是非常支持的,但是,若他们反对孟买的恐怖袭击,就不行!』

老板,反对战争也要选择对象啊?有没有搞错哦?这根本就是完全把战争政治化、宗教化了嘛!(咳咳,好像过度严肃了点,而且还越扯越远……)

忽然想到,还好我没去学摄影,也没想过要当战地记者,不然,我的心理承受力肯定承受不了……话说我曾一度非常向往《国家地理频道》的摄影记者呢,呵呵。

说起战地记者,就想到最近安静大哥闹了一篇《饥饿的媒体》,提起一张命名为《饥饿的苏丹》的得奖照片(摄于1993年),照片中的主角是一个正在爬行前往救济中心的苏丹女婴,被秃鹰盯上了,尾随在后,等待女婴死亡的一刻。

这位战地记者说,他等待了20分钟,只是为了等秃鹰展翅,以拍下最令人动容的照片。(老天,要秃鹰展翅,岂不是在祈祷女婴死亡吗?)当然,他没等到,所以就拍了张没有展翅的照片,然后赶走了秃鹰。

他给了一点食物那女婴,就离开了。当照片被刊登出来后,读者所关注的,就是女婴到最后怎样了?然而,这无人知晓,因为拍摄照片的记者不知道,也提供不了下文。

当然,这引起了议论纷纷,究竟他应该第一时间拯救女婴?还是按下快门?当然,我没有资格却批评他当时是否应该拍照。(大概,若我当时在场,会第一时间把秃鹰赶走吧,然而,我却会因此而失职。)

但是,他是不是应该在赶走了秃鹰之后,把女婴送往救济中心呢?即使没有那份恻隐之心,也应该预测到读者在看了照片之后,最关注的是女婴接下来怎样了!而不是秃鹰有没有展翅……

其实,这位记者在得奖后,就自尽了。真正的原因?只有本人才知道。

0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