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在逛街的时候往书店里钻,即使是没有书想要买,只是闲逛也可以消耗很多时间的里面。
这是晓的坏习惯,所以,要约晓逛街,最好就做好心理准备陪晓在书店内浪费青春。
学校假期时,会在书店内发现一大票少年少女的踪影,看起来就像学生们的浸染在书香世界里一样。
但这其实只是假象,因为大家似乎都只是为了打发时间而走入书店内闲逛,来的时候两手空空,走的时候亦是如此。
不过,最经典的一次,其实是看见一个母亲,买言情小说给才上中学的女儿看……这简直就是21世纪最开明的妈妈啊!
她其实就是要让女儿从小养成对爱情的憧憬,好让女儿跟随她的步伐,早早嫁人去,省下一大笔教育费咧!!!
这个母亲看起来很年轻,应该没有到35岁,手里拿着一整叠PMR的参考书、Form1课本和文具,正等待女儿选购书本。
那女孩当时拿着好几本言情小说,向母亲说:『我要买这几本。』
请仔细去思考这个situation,女儿是跟妈妈说要买那几本书,而不是问妈妈可不可以买那几本书。
而这为廿四孝妈妈,想也没想,就拿着书本去counter付钱去了。
↑事发地点是IOI Mall的大众书局。
--------吾乃分割线--------
再来,就是在谷中城的MPH书局,一群年轻女孩,很兴奋地『跑』到规模很小的中文部,从书架上选着那些封面很绚丽的韩国爱情小说。
其中一个专家还非常仔细地为那些小说当导读,『这本是说男主角患绝症的,很可怜啊!』、『这本里面的男主角很富有、很帅气的,女主角很幸福哟!』、『这本的女主角到男主角家里当管家……』、『这本……』。
她们就是一群向往着完美/凄美爱情的少女,幻想着自己是童话世界里的公主,等待着王子的出现……
基本上,晓曾经在幼儿园时代,向往着童话世界里的生活,不过,上了小学之后,开始觉得这类童话小说其实害人不浅!
当然,她们后来扫了多少货,晓是不知道啦,因为当时只顾着把《Lush Life》买回家去……
--------吾乃分割线--------
镜头在转回去IOI的POPULAR,一个妈妈带着10岁左右的儿子逛中文部,拿起一本又一本的鬼怪小说,问儿子要不要看?
儿子用英语回答:『不要,我要买英文版的哈利波特。』
妈妈问:『不是买完了吗?』
儿子说:『还有一本啦。』
理论上,若儿子的英语造诣很高,中文极有可能蛮弱一下的,一开始就介绍儿子看鬼吹灯的鬼怪小说,这个妈妈也太有才了。
不过,如果这小子喜欢Harry Potter,妈妈是否应该介绍他看一些比较适合青少年的读物咧?我就不认为应该让小孩子看类似九把刀那种黑色幽默的小说啦。
--------吾乃分割线--------
有一次,晓和同事说起某个书展的书卖得很便宜,那个超爱监视员工的人经过,问:『是吗?』
晓随口说:『是啊,翻译文学。』
然后,他以不屑的语气鄙视了一种不是以汉语写作的名家:『是吗?哼。』,这很明显就是在鄙视晓的偶像嘛。
以逻辑思考来分析,这句话不仅鄙视了一群外语作家,更是把译者们踩得一文不值。
是啦,用长达五页的文字来描写落叶、雨景才是真正的文学,那些以其他语言来写书的人就该被您看不起呀?!
或许,他是看原文书的吧,那么,只能说抱歉,本人的西班牙语和日语修为只停留于表面,而法语和意大利语更是一窍不通,至于英语嘛,也是经常不及格的。
--------吾乃分割线--------
在晓的年代,学校可是严禁带言情类小说的,一旦发现岑凯伦、亦舒、琼瑶等名作家的作品,统统都得进入训导主任的房间。
呐,事实上晓当时曾怀疑,训导主任没收了这些小说后,会不会躲在房间里偷偷欣赏咧?
回想起来,晓不曾携带任何言情小说到学校,倒是曾因为带了一本倪匡的卫斯理科幻小说而被某个prefect没收了,不过后来还是被我拿了回来。
因为晓的母校是名校,名校的校风肯定很严格,所以一切书籍都必须经过校方的检查过滤,而倪匡的卫斯理系列是少数获得校方批准的小说。
其实,之所以会喜欢买书,大概是因为小时候家里不太允许买书,出来工作后就有了一种不太正常的心态,希望可以把自己的房间变成一座『书城』。
吾家老爹是个超爱看武侠小说的人,听吾娘说,因为他总是喜欢躲在米仓内偷看金庸小说,而导致视力严重受损,然后就是无心向学……搞得到头来一事无成。
所以啊,本人家里出了娘在我姐小时候买的童书,和一些老爹以前买的翻版书,就没有其他书籍了。可想而知,晓丝毫没有文学造诣啦!
那个时候,我娘总是认为书是奢侈品,身为学生就应该读课本和参考书,其他的书本嘛,免谈!
还好,当时学校是有什么阅读计划,必须每週做阅读报告,才有藉口让我钻进学校或市立的图书馆,光明正大地把书籍扛回家去。
当但,吾家后来是消除了这个莫名其妙的不文明规定,但家里的阅读风气倒是没有怎么增长,而晓在上了中学之后,更是减少可阅读的习惯。
0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