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7日星期日

蚱蜢·飞蝗

花了很长的时间,终于把《蚱蜢》看完了。这次真的看了很久很久啊,虽说没破记录(消耗最长时间才看完的书……囧),不过,是伊坂幸太郎的书当中,看过不是最厚,却是最久的书咧。

是不是看得很郁闷?当然不是。

就和之前看《Lush Life》时一样的心情,我并不想那么快把故事看完,若可以的话,我希望永远看不完,就像看完《重力小丑》后,对泉水和春的念念不忘。

无论如何,一本书始终还是会被翻到末页,让读者看到最后的那个句号。

《蚱蜢》,伊坂的灰色幽默,不是太黑,却真的很幽默、充满奇想之余,也能够反映出人类的心态。
《蚱蜢(グラスホッパー)》,伊坂幸太郎著,王华懋译。

3个杀手的命运交响曲……吗?三个杀手,其实是鲸(催眠他人自杀)、蝉(用刀砍)和槿(推人出马路给车撞死),毕竟铃木从头到尾,根本就不是杀手。

以铃木、鲸和蝉,3个拥有个别故事的人物展开的故事,看似个别发展的平行线,却环环相扣,最终回归到一个点上。

和之前一样,伊坂并没有为主角们的思想及行动做出太多的解释及评价,而只是在叙述着他们的想法,没有为读者分辨对错。

铃木为了不幸惨死的妻子报复,不惜违背自己的良心,进入非法组织『千金』售卖毒品,目的只是为了亲手除掉杀死妻子的凶手。其实这完全违背了他之前身为教师的价值观,也引起他内心不断地挣扎。

一次巧合,他遇上了替他杀死仇人——寺原家长男的『推手』槿,并在跟踪后者回家后,认识了这有趣的一家四口。而为了保护槿家里的两个小孩,健太郎及孝次郎,铃木甚至宁愿接受组织内残酷的拷问,也不供出槿一家的所在。

鲸除了亲自动手杀死欺压自己的前老板外,就没有再动手杀死任何人。大概,催眠他人自杀,是他与生俱来的超能力吧。

『每个人都其实都想死。』这是鲸所信奉的至理名言。或许是幻觉,也或许是使用超能力所必需付出的代价吧,鲸开始看见那些被他催眠自杀而死的鬼魂。

日子久了,鲸渐渐地分不清真实及虚假,到了最后,甚至陷入了疯狂的状态。与其说是找人对决,其实,鲸是想和自己对决吧。

『世上哪有不残忍的事?人一出生就注定要死,光这件事就够残忍了。』蝉,一个擅长使刀的杀手,灭门是他的拿手好戏。

他从不排斥向女人和小孩挥刀,甚至认为『不杀女人和小孩』的规则,是歧视他们的行为。

蝉是个有趣的角色,他似乎对人类是否真的活着抱有怀疑,只有看着蛤利在水中呼吸所冒出的水泡,才真正地感受到活着的感觉。

蝉一直强调自己不是岩西的傀儡,而是绝对自由独立的个体。大概,这也是人类常常陷入迷思的问题,群体生活的人们,是否能保护自己不会随波逐流,坚持着最初的自己?

这就是伊坂,他不会明确地指出对错,但却在作品中带出明确的信息。或许,面对人生,我们终究得『自己想』!

蚱蜢变蝗虫,人类在高度压力下,不知不觉间变得凶狠……人失去了人生的目标,活着还有意义吗?

0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