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该怎么说。
被退稿?不能这么说,因为这不是投稿,写的稿也没稿费。
稿被删?也不是,根本就是还没下版就直接就被砍了,完全不能出街。
嗯,是被banned掉了。原因?不够『现场感』!
一直以为,採访手记是以本身的观点出发,写自己在现场所看到、所感受到的,然而,这其实是我一厢情愿。
能说些什么?只能沉默,再写过。我以为,我的想法和感受是自由的,原来也是被人所操控……
↓↓↓↓↓↓↓我是被banned掉的『可怜稿』!!!
没有党选的巫统代表大会,身为主席的纳吉将如何演出本身的处女秀,成为众人的焦点。
除了首次以巫统全国主席身份发表政策演说,也在当晚首次以主席身份宴请中央代表。
这一次的巫统代表大会,完全贯彻了纳吉的“一个马来西亚”概念,处处可见彩绘上国旗、巫统党旗及国阵标志“1”字,还有上至最高理事下至中央代表最爱的“一个大马”手势。
早上发表政策演说时,纳吉成功赢得在场的中央代表支持,除了政策演说获得掌声连连,更在演说结束前获得全场站立鼓掌。
然而,在当晚的晚宴上,出席的中央代表并未如想象中踊跃,或许,这与以下的情形有关:
在布置得堪称为华丽的礼堂内,“贵族”与“平民”被无形的界线给分隔开来。
这个无形的界线,是桌椅、餐具、食物的质量和服务生的态度,尽管“贵宾席”和“普通席”之间的距离只有几步之遥,却有着天渊之别。
首相拿督斯里纳吉“以民为本,绩效为先”言犹在耳,强调着各族人民必须团结一致,必须一视同仁对待全民。
这一晚的晚宴,是否真的透过舞台上那融合了各族文化的表演,而把“一个马来西亚”主题真正体现出来了呢?
---------------------------我是久违的分割线-------------------------------------
为了方便媒体的采访工作,主办当局在这次的巫统代表大会中设立了一个记者会专区,让巫统领袖召开记者会。
然而,这6个平行而立、各占地9平方公尺的小间隔,并未减轻记者们追访时所面对的困难,反而令记者面对“重重困难”。
大概是低估了巫统领袖们的魅力,主办当局所准备的空间显然不足以容纳前来采访的记者。
不过,拥挤的空间并非记者们所面对的最大的阻力,最令记者头疼的反而是现场的吵杂声。
由于这些排列整齐的立方体小间隔就设立在大会的礼堂外人来人往的走廊,大大考验着记者们的听力。
正如巫统大会开幕当晚,三大臂膀的领袖分别在6个小空间内召开记者会,导致各电子和平面媒体的记者们头疼不已。
不仅是媒体记者必须竖起双耳仔细聆听,就连受访者也得喊破喉咙,才能确保自己的声音不会被源自扩音器的声音所掩盖。
当然,并非所有领袖都愿意使用这个新鲜的设备,而站在原地欣然接受记者们的“围攻”。
不过,最尽责的宣传组主任拿督阿末马兹兰,却显得非常兴奋,每天风雨不改的主动坐在棚内召开记者会。
其实,大会体恤媒体工作者和保安人员的辛苦是好事,然而,这形同虚设的记者会专用空间,明显弄巧成拙。
↑↑↑↑↑↑↑↑↑↑↑这是后来写的,究竟是不是刊登了,其实我没看到。
忽然想到,PY说,粉红大会当天的稿,很多都没下版,浪费了她的一番心血……
另一个崇拜成龙、唯独令我莫名讨厌的『好好摄影』,也埋怨自己拍得多『辛苦』的照片没有登出来,而不愿多传照片。
我能说什么呢?无话可说。其实,去国会写的稿,不也是常常因为版位问题而没有出吗?
这次大烟枪大会,烟枪依然很多、空气依然污浊、所谓的总指挥依然是屁股黏在椅子上干着那最容易的活、『大将』依然抢着大新闻来写而无视『不相干』的新闻……我的怨念也随之剧增。
其实,我并不是那么想写採访手记,只是总指挥硬逼着我写的,我能怎样?
0 评论:
发表评论